▊“朋友圈”不斷擴大
2005年11月,智利成為第一個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拉美國家;2008年4月,中國與新西蘭簽署自貿協定,這是中國與發達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也是中國簽署的第一個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諸多領域的全面自由貿易協定;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這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建成的最大自貿區。
目前,中國正在與27個國家進行12個自貿協定談判或升級談判,包括《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日韓自貿協定、中國-挪威自貿協定、中國-斯里蘭卡自貿協定、中國-以色列自貿協定、中國-韓國自貿協定第二階段、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以及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談判等。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治衡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際環境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惡化、大國關系緊張等諸多不穩定因素增加,中國與多個國家的升級談判不僅明確表達了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對,更是用開放合作的姿態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特別是今年全國兩會召開以來,市場更開放成為中國既定的基本國策。未來,中國與世界的合作將會更積極、更多元。”
陳治衡進一步分析,西方等發達國家在世界的影響力巨大,中國與之建立更穩健的合作協議將是對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更有力的維護。“中國將與發達國家共同推動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公里共贏的經濟全球化發展,完善全球經貿治理體系,促進全球經濟發展。”
▊ 與一帶一路建設相結合
“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自貿區戰略更好地結合,是在經濟新常態下統籌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提高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正充分利用現有世界貿易規則積極推進RCEP和中日韓自貿協定多邊談判盡早達成,盡快推動與以色列、斯里蘭卡、海合會等自貿協定談判,并在適當時機推動中美、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以及通過建設高水平的自貿區網絡助推“一帶一路”建設。“我國正通過持續維護并推行以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進程,積極推動制定更為公平、包容、健康的國際規則,并且讓更多‘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從中獲益。”
“應進一步發揮中國作為10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伙伴的重要作用,增加國際貿易,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速構建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的自貿區網絡。”劉英說,為此,應當加快推進包括中國-斯里蘭卡、中國-以色列等自貿協定談判,加快建設多層次“一帶一路”自貿區網絡,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中國方案、中國聲音以及更多的公共產品。
不過,劉英坦言,目前自貿區網絡建設方面可能還存在層次不夠,在貿易投資便利化和自由化方面尚待提高等問題。對此,她建議各方加快配置與自貿區戰略需要配套的軟硬件設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貿易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水平。推進規則談判與規制合作,加強同各國的規制合作,監管一體化,提高效率。同時,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強經濟技術合作以及放寬投資準入。
隨時了解中國服務貿易(外包)行業最新動態,請掃描二維碼或搜索"鼎韜洞察",關注我們!